1999年充滿希望的開始
1999年,台灣出現了全球第一宗以臍帶血幹細胞治療黏多醣症的案例~黏寶寶林伯熾。他的名字對於許多人而言,依然記憶猶新,幾年後,小伯熾雖然不敵病魔,但臍帶血與疾病治療的話題,已隨著更多幹細胞治療漸凍人、中風病患、帕金森氏症等實驗及新的案例不停地延燒開來。訊聯生技公司在這波生技浪潮湧現前,跨出了它希望的第一步。
訊聯生物科技的的創立夥伴,有來自美國移植醫學權威─明尼蘇達大學的博士,還有在英國劍橋大學鑽研生殖醫學的專家。在1999年,他們毅然放下一切選擇創業,當大家對於幹細胞功用還很陌生時,他們早已預見,在不久的未來,幹細胞將為重症治療找到希望。
記錄台灣臍帶血產業發展的軌跡
訊聯成立以來,已陸續將臍帶血、臍帶、胎盤這些以往被視為醫療廢棄物的寶貴資源,研發成全新的商品,開創前所未有的生技藍海。訊聯為台灣第一家私人臍帶血銀行,在臍帶血事業部運作初期,訊聯即引進美國華盛頓大學、明尼蘇達大學臍帶血庫作業標準,為國內幹細胞產業樹立高標準的規格,這些從無到有的一步一腳印,正是台灣幹細胞產業,逐步發展的軌跡。
不能停下的腳步
為了讓保存下來的幹細胞,有更高運用的價值,從幹細胞產業的上游(細胞的保存及收集)到中游(細胞純化、培養與分化) ,相關的技術和規格必須不斷地進步,才能銜接下游(臨床醫療)的需求,這些環節的通暢銜接,才能讓幹細胞產業形成一條完整的供應鍊,發揮更大的產業效能。
訊聯生技的技術研發團隊,歷年來累積的研究心得,已有具體的成績呈現,2006年訊聯得到經濟部主導性新產品輔導計畫,展開【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及其衍生之應用】專案,是訊聯接受到最令人鼓舞的肯定。從早期向政府爭取規模只有四十~五十萬預算的小案子,到今天推動動輒千萬的大型專案,技術研發團隊面臨不斷地挑戰自我及突破,這一路的艱辛過程,並非筆墨可以形容。
訊聯生技在千載難逢的機會下於生技產業中闖下一片天,面對生技產業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,訊聯勢必要以更兢兢業業的態度,以穩健的步伐邁向世界的舞台。